当前位置: 首页 > 情感美文 > 正文

寻梦桃花潭

来源: 西部文学网 时间:2021-07-01

大年初三,和两发小相约去桃花潭寻访少年时的足迹。我们都早已迁居县城,与故乡一别经年。这次,我们仨*一次同回,兴奋激动自不待言。

 

“春阳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天气和心情一样明媚。当文昌阁那灰色的桅角、笔直地插入半空的阁顶映入眼帘时,我们的心猛地跳快了!文昌阁,在我们看来无异于家乡的标志。

 

阁建于乾隆年间,三层八角砖木结构,画檐飞角,似塔非塔,造型别致,气宇轩昂,是当年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阁题名为“文昌”,有欲使文名播于四海之意。据说在清朝早期,文昌阁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文昌会,入会者皆是科第士子。他们赋诗咏诗、作画为文,文昌阁成为兴会讲学之所,很好地促进了桃潭文化的昌盛。

 

 

我家当时就住在文昌阁边的中学里,隔着一条不到三百米的小路,就是云的家。当年,我和云跟着哥哥们不知在文昌阁里爬上爬下过多少次,也不知在阁边的田间小路上疯跑过多少回!

 

记得二楼的四面都是古色古香的木格窗,每扇窗外面还悬着小铃铛。我们喜欢把窗子呼啦啦全打开,通室透亮,八面来风;站在窗边伸出手就能触碰那铃铛,铃铛一响我们就欢快地尖叫!十岁那年,我和云曾在文昌阁右边的小路上拍过一张黑白照。我俩都神气活现地戴着“两道杠”(少先队中队长),而我因为怕这“两道杠”被紧挨着的云的胳膊遮住,就使劲地把胳膊扭过来。结果,“两道杠”是没被挡住,可却敌不过我那扭胳膊的怪异姿势之万丈光芒——它成功“抢镜”了,任谁*一眼看到这照片,目光都会被它吸引继而哈哈大笑。故地重游,情景再现,我们忍不住直捧腹。

 

当年文昌阁里面还住着一个老尼姑,每次我去玩,她只要有吃的都会给我一些。有一回,我带军一块去,她捧了一大把樱桃给我,我和军同时伸手去接,结果,老尼姑对着军张开的小手“啪”地一打(军住在街上,老尼姑不认识她),把樱桃全放在我手上!我哈哈大笑,军至今“耿耿于怀”。

 

 

以前的文昌阁,孤伶伶一座六角亭立于田野;现在早成了桃花潭的一个旅游景点,修了围墙,建了门楼。进门的两边设有香炉,紧贴着后边院墙,还有两间供管理员住的小平房。进入阁内,一层楼梯两边的隔板早拆除了,显得很开敞。我特意跑到楼梯后面看了看,当年那个老尼姑就住在右边的厢房里。

 

出了院子,再次端详文昌阁。眼前的它面目一新,容光焕发。一层阁门上方还高悬着写有“盛世文昌”四个大字的匾额,远看像个佩戴着崭新绶带的大将军傲立于野,任人仰望。它承载了我无数温馨美好的童年记忆,那种亲切感实在入骨入心。

 

离开文昌阁,走进校园,一种久违又无比熟稔的感觉扑面而来,就如同这无边的阳光和空气一下子将我紧紧包围、深深浸透!当年,我们在这里读书嬉戏,我还在这里居住成长,这一处小小的园子,曾经遍布我们的轻快足迹,洒满我们的欢声笑语。

 

 

学校右边不远处的“大祠”,是儿时的又一乐园。那是一座很大的祠堂,是当地很大家族翟氏的宗祠。建于明朝,坐北朝南,五楹三进,总建筑面积达六千多平米。据医生鉴定,这是当今发现的保存很完好、占地面积很大的一座祠堂。堂中悬挂的书有“忠孝堂”字样的红底金字匾,据说是万历皇帝亲赐的。1997年被有关医生命名为“中华*一祠”,现在和文昌阁一样也是桃花潭旅游的一大亮点。

 

小时候,只觉祠身庞大,气象森然,门口两只大石狮子张牙舞爪,尤为生动。印象很深的还是在大祠看戏(祠堂的很后面有个舞台)。大约是在我九岁的时候,大祠成了远近闻名的戏园子。每有剧团来演出,四乡八镇的人都涌来了,乌泱泱一大片站在门口,排队检票入场。我们总是挤到*一排,有时也溜到舞台侧边。当紫红色的丝绒大幕徐徐拉开、叮叮咣咣的锣鼓响起时,原本闹腾得一锅粥似的观众席开始安静了,我们更是眼睛都不舍得眨——现在的“大祠”也早修葺一新,凝重端庄,像个和蔼可亲的长者。

 

 

五点多,我们到了水东老街。这里也是儿时的我们经常用脚步丈量之所。明清时期,此地徽商云集,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曾有“小上海”之称。不过在我的记忆里,它是幽静古朴的。窄窄的小巷,细细的卵石,斑驳的老屋,老屋里长长的过道、木板的厢房,还有淡淡的霉味,总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军的家当时就在这条老街上,我俩曾无数次手牵手走在古巷里,彼时不知道戴望舒,不知道丁香女郎,只有小小少女纯净无忧的情怀似这小巷悠长悠长更似那紫色花儿芬芳馥郁——现在的老街游客不少,但仍不失清幽寂静。两边店铺虽多,也并不喧嚣,惟有字画、木梳、玉器在店堂里温文尔雅地静静相候,颇有“无论你来与不来,我就在这里”的清寂温然。这婉约、贞静的古典味正是桃花潭的独特气质。

 

 

老街的尽头,就是桃花潭畔、踏歌古岸,正是一千多年前汪伦与李白的惜别之地。聪明如汪伦,大约也没想到,他与谪仙人的这一别,竟如此轰轰烈烈,不仅“别”出了一段千古佳话,让家乡的这一汪清流从此成为世人无限神往、梦里憧憬的诗意桃潭;更令重情尚义成为这里的淳朴乡风。自上世纪未,镇名由“陈村”更名为“桃花潭”后,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赶赴一场盛世之约。

 

此刻,将暮未暮的桃花潭格外美丽,河水清澈,余辉成绮,波光潋滟。在我心里,它可一点也不神秘,有的只是无比的亲切:平日里的泼水嬉戏、打闹逗乐,端午节的锣鼓喧天、龙舟飞渡……

 

 

云说:“我现在到哪玩,都觉得还是我们桃花潭很美。比如说丽江,美是美啊,可对我们而言,没有内容,没有故事。”说得真好!我们喜欢故乡,其实,喜欢的不仅仅是那一朵花、那一片叶,而是伴随着那花那叶同时出现的所有的记忆。如同我们依恋朋友,不只是喜欢在一起消磨光阴,更是深深眷恋那刻入骨髓的浓浓情意。

 

故乡,生命开始的地方。如同来自血缘,她在我们心中刻下烙印般的记忆。那些记忆渐渐地在灵魂里长成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此去经年,惟在梦里、纸上反复搬运一个词语——故乡。

 

 

 

作者简介:查晶芳,安徽省作协会员,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喜练曲,爱文字。文字见于《思维与智慧》《散文诗》《爱你》《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今日文艺报》《景德镇日报》《芜湖日报》《黄山日报》《淮南日报》《铜陵日报》等报刊,入选《安徽教师散文百家》等文集,获省市级征文奖。

北京看癫痫病应该去哪家医院
西安治疗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脑外伤癫痫可以治好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