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这是论语中比较重要的教育思想的言论。之所以我对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印象深刻,是因为在如今的社会,并没有出现教育制定者“长远考虑”的现象,而且这种缺失盛行不衰,并且愈演愈烈。依着领导喜好学子们一时被要求演京剧,一时被要求跳交谊舞,一时被要求唱红歌,一时被要求对家长行跪拜礼,唯独不要求他们的,就是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说自己的话。
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着重培养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的人才。他满意地对人说过:“在德行方面的高材生,有颜渊、闵子赛、冉伯牛和仲弓。在言语方面的高材生,有宰我、子贡。在政事方面的高材生,有冉有、子路。在文学方面的高材生,有子游、子夏。”
其实现在谁不知道这两个成语呢,我们都了解,甚至于对这两个成语怀着如此巨大的向往和期待,这对于真正的教育家,倒是心疼,因为他们会发现,这个一直是理想,隔得好远,而且愈来愈不切合实际。
我不知道现在的老师会不会还对于自己的学生充满骄傲,虽然不否认依然有这样的好老师,但是现在社会的风气,我相信是偏向于“快速迅捷”的环境,现在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教导,好像停留在简单的数字编辑和政治妥协上,我不知道时过几年,我还不会不会记起当年老师的谆谆教导,记起老师所教导我的做人道理和激励的话语,我不期望的是当年老,我能想起的就仅仅是以前老师所给的鄙视和失望,那些东西,倒是背负了一年又一年。
这一切让人沮丧,但是又是很大的事实。在如今的中国,巨大的扩招,把大学变成了一条社会很重要的专门知识工厂,每个大学生都在其中消磨时光,把自己腐化成优质的工具,送进一家有一家著名的不著名的厂家,销售自己,拍卖自己。我在和一些同学交谈,一会就会陷入僵局,那些社会的,思想和精神,好像都不存在他们身上,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他们所知甚少。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又是很忙用呢,我们缺少了大学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灵魂,也是论语中很经典的教育思想,那就是教育是塑造灵魂的教育,教育必须鼓励年轻人的灵魂可以自由的探索荡涤,也就是自由,宽容。
我看不出教育的因材施教,我看见的就是同一型号的工具被加工出厂,他们在这里拘束地观察世界,却直接被教育成适应社会,他们内心领先的思想,早就被打磨得一干二净,他们可以赚钱,却不能独立地完整地存在这个世上。
我看不出教育的有教无类。我看见的就是有不少孩子被势力所排挤,被金钱所排挤,被领导的喜好和威严所排挤,我们看到山区的孩子有学上而欣喜不已,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那些孩子在走出大山,进入新的环境时所受的巨大不平衡,我们是否足够感到欣喜,我们还远没有高兴的地步,他们只是刚刚能上学,而且,甚至于,他们能不能坚持一个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