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份我去武汉赏樱花,带回来了几张漂亮的书签,我想把它寄给我的好朋友。可犯难的是,我走遍了大街小巷,都没有买到信封,即使有信封也没有邮票的。一耽搁又过了半个月,我只能给朋友发微信,说买不到信封。朋友给予了理解,她还非常有感触地说了一句,“书信时代赋予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更是我们回不去的时代。”
的确,那些书信飘香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话、EMAIL、微信,QQ等聊天工具,代替了以前的书信,虽然快捷、方便、高效,但失去了墨香的味道,没有了写信的幸福与期待。
当然也就无法体会古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贵,体会不了“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这种“鱼书”赋予人们的美好情趣。现在信息通讯的普及,又怎能体会到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种刻骨的思念愁绪呢?
我怀念写信的日子,那种真正属于我们的书信年代。现在回看那些书信真有种想哭的冲动。我的*一封信是读小学三年级时,写给外地打工的小姨,那时候我和外婆一起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信里,我只是以小孩的眼光,把家里的情况如实告知,叙述的语言也是非常幼稚的,但阿姨的回信却说我的书信写得很好,她读到流泪了。这样以后,我的书信开始越写越长,从原来的两页纸,四页,八页到十页,内容也越来越详细。我永远也忘不了,在暗黄的灯光下,认真写信的日子,有时写着写着,眼泪竟把信笺弄湿了;有时竟眉飞色舞,高兴得跳上床,连打几个滚。
小学时代的书信都是写给亲人的,把平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一并诉之,感情表达得非常的率真,而且每次写完后,都是跑到很远的路,拿到大队或公社门口的信箱寄。在投入前免不了紧张,总会翻来覆去,有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感觉。信寄出去后,像是完成了一件重要而神圣的事情。于是,期待回信的种子一天天在心里生根、发芽。等到收到信时,内心又是多么欢喜和激动。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首小诗:“写信的时候/我流泪/因为我想你们了/读信的时候/我也流泪/因为你们想我了”,大概描述的就是这种情景吧。
上初中高中后,朋友同学多了,聚散多了,自然书信也多了。我们会在信上嘘寒问暖,谈论学习近况,班上的老师如何如何等等,写完内容后,还不忘在后面附上一首精美的小诗,相互鼓励。那时候还流行交笔友,宿舍有两位同学还交了北方的笔友,她们会把笔友的来信,有关北方的一切,津津有味地讲给我们听。在繁重的学业之余,这无疑是我们很开心很轻松的事情。
岁月匆匆,可惜这些书信飘香的日子已经渐渐远去。一封封书信,记录着岁月的美好,记录着懵懂的青春年华,更承载着个人的忧伤与欢乐。其实说是怀念那一封封有温情的书信,更不如说是怀念自己的青春岁月!
作者简介:陶晓杏,笔名海梦夜眼,一枚活泼开朗调皮可爱的文艺女青年,喜欢有温度的文字,爱写诗。相信文字可以洗涤人的心灵!
哪里治疗癫痫病治疗癫痫病的大概价钱癫痫病哪家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