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散文 > 正文

读《论语》 说孝道

来源: 西部文学网 时间:2021-06-24

读《论语.里仁》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之句。意思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能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时下交通、通讯发达,通讯形式多样,无论走到哪里,都如随同左右,以不同的方式与父母说话聊天,儿行千里,亲情的牵挂之线仍然系在父母的心里。“父母在,不远游”之语,是古人为尽孝道,恪守在父母身边之美传。自古以来,家国情怀激励无数有志之士,为保家卫国而远游在外,此者或终年不在父母身边,远离妻小于千里之外,但是,无论人在哪里,人们都习惯于把父母在的地方称为故乡,每逢乡节感怀之时,都会向家乡的方向跪拜,虽然人在他乡,“孝道”却也真实。反观今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还能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这句话的真谛。常听说不少兄弟姐妹好几人却没有人愿意养老人的,也见过个别有了媳妇忘了娘,多年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能回家看望老人的所谓孝子,多少人在成天抱怨着什么工作累,生活苦,压力大的时候,是否想过远在故乡的父母的生活条件。其实,人之孝道,与家庭背景和生活压力并无多大的关系,儿行千里母担忧,所有的父母都是把子女的幸福放在远远高于自己的位置,相对于自己,我们又给予了父母什么?当今社会,出去创业谋生,我们有了“远游”的理由,但是多少人忘了“游必有方”并不需要理由。《围炉夜话》曾有“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之说,此中的“不论迹”应该是指孝顺尺度的标准,孝道虽然没有具体的尺度,却有很基本的底线,那就是放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90年代末的春节联欢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唱遍大江南北,这首歌能红极长久,歌手优秀固然重要,但朴素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蕴含了国人传统观念的基本道德底线,也唱出了国人思乡恋家的淳朴亲情。记得去年秋天,闲暇之余回家探亲,70多岁的老娘带着我,围着院子里的老枣树看,绿绿的树梢上,几颗紫红的枣子露出来,老娘拿着竹竿在树上打枣,嘴里不住地说着:“这个大,这个甜!”我像小时候一样,在地下捡起枣子,擦擦灰土,放在进嘴里,心里满满的幸福,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能吃到老娘亲自打下的枣子,当时的感觉是无以言表的,每每想起,顿觉幸福无比。

热门栏目